论我在推特上受到的极端冷落

只显示lemonaid的文章。显示全部
Le
lemonaid
Re: 论男m幻想与所谓女s建立本真友谊的不可能性
仅镜像
我在楼主上一个帖子就想认真回复来着,但偶然发现楼主的回帖连接起来有一种奇妙的韵律,尤其是排山倒海的“你也配评价我”,就忍不住改编了一下粘贴出来。看到楼主新发的几个帖子实在也想留下一点话语,但又感觉自己难以揣测楼主尚未声明的动机,他究竟是在议论还是抒情,我不明白,按照我不配评价他的理论自然我也不需要明白,那就毫无重点地随便来好了。

不过,要是楼主同样用“你也配评价我”之类的观点来回复我这些话的话,我需要提前做出声明:配,而且实际上每个被楼主这样回复过的回复者都是配的。任何人都有对于任何观点做出评价的资格,只是,我姑且揣测,楼主似乎把别人地评价理解成了对自己的定义。这才是在我看来的确没有资格的行为,但思维是有排除异己的功能的,尽管有人不擅长这么做,但客观来说,觉得自己被“评价”终究是楼主自己做出的决定。

议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混杂着情感为基础的论据,是很难具有完备的说服力的。所以我总觉得楼主一些词汇让人无从下手,尽管我自己在发帖以及写作的时候也经常用一些故弄玄虚的言论,但我却不是为了让人看懂,而是单纯地一种精神自慰而已。如果楼主是真的想要讨论一个问题,那不妨把自己一些观点定义得更清楚一些:自然我明白是自己知识储备不够的原因,但浓缩的词汇总是容易让人误解的,而且将无法被理解苛责于读者的话总是会出现无限下降的问题,到底怎样的简易程度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或者说,用到高深的词汇本身就是一种对读者的筛选?如果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楼主的怒吼变得有些自相矛盾,你筛选了读者却又怪责读者被筛去,颇有一种问素数筛为什么把合数筛掉的美。不过这也就表明了,楼主更倾向于是在抒情,那这种无逻辑的词汇其实是优美的,我期待,作为自己的观点,看到楼主更偏激的呐喊,而不是止步于这些空洞的言论:空洞是我自己定义的,请不要往心里去。

也许更切题一些,可以发表一下我对楼主标题的言论的看法。在主楼中楼主就声明了这是“基本不可能”,但“基本”不是一个良定义的词汇,它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容我揣测,是楼主对自己现实中的遭遇的表达。如果允许我用这样的词汇,我也会这么说:人基本不可能幸福,人们基本不可能和睦相处,人类基本不可能拥有未来。你总在说自己多么命运悲惨,总在说命运悲惨中的人的幸福是一种特例:的确如此,但那又如何?你在谴责世界待你不公吗?你觉得你运气好的时候会帮助弱者吗?我觉得这类问题没有回答的必要,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知行合一的话,倒不如去以自己的方式摆脱自己目前的悲惨,然后帮助比你更悲惨的人。你会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比惨没有意义:某个领域里总会有更惨的人,你总是只看到自己受过的苦难,你总是只看到别人的先天优势,这是你的自由。你批判主流,用着高深的词汇,当你成为正义时你还会这样正义地审视自己么?我如此地想看到这一幕啊。

这里似乎是M系资源聚合的镜像,楼主那遥远的理想也是从男M幻想引入的,所以我不妨也不得不说一些关于SM的看法了。我觉得关于BDSM的定义已经太乱,无论是说出我自己认为的还是分析楼主认为的都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不妨把自己的性快感都叫做SM就好,而且这样的扩张至少也是融洽最原初以及大部分人(我猜)的观点的。那本真友谊在楼主的讨论中就显得很割裂,不妨这么说,你既没有本真友谊,又看不起大部分女S,然后错误地把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了一起。我姑且把友谊这个命题放在一边,因为又要涉及到大量的定义,而且也不符合本段的引入:你看不起大部分女S,如果排除掉我先前的议论,大概只是你的性焦虑促成的过度思考而已。总而言之,开心(准确地说是服从自己下体的欲望)就好。

我总觉得人必须对自己的痛苦做出回答,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离开了上一段必须讨论SM的约束,我真诚地留下这一观点。最后,我抒发我的感受:楼主的发言作为回帖出现有点太无趣了,能不能来点让人喜闻乐见的黄文啊。
Le
lemonaid
Re: Re: Re: Re: Re: Re: Re: Re: 论我在推特上受到的极端冷落
仅镜像
小男m一个女性,真的穷的活不下去了,她可以嫁人,通过嫁人就能活下去。
这发言也太纯爱了,要不要一起来写甜甜纯爱文?
Le
lemonaid
Re: 论我在推特上受到的极端冷落
仅镜像
网络就是这样的嘛,很容易从争论上升到人生攻击。我觉得保有善意只是美德而不是义务,所以阅读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发言还是关注观点和叙述为重心比较好。不过我其实觉得有些标签性质的词汇,例如网哲、incel、女权等,难以分辨使用者是在进行笼统的形容还是情绪的输出,也许也是这些词汇更容易招致矛盾爆发的原因。我没有劝架的意思,虽然版规草案【尊重】1.禁止对其他用户进行人身攻击。对于他人的不同见解、立场,尤其是不同性癖,应保持包容。不允许贬低他人的性癖是这么说的,但包容和贬低他人的性癖都是非常模糊的范围;而且管理操作指南【删除回帖操作】不友善发言的标准是较为激烈的讨论,只要回复中包含有意义的内容,哪怕包含一些不友好内容,也建议不作删除;没有任何逻辑和上下文的单纯人身攻击,建议删除。所以大家按照规定来尽情地吵架就好。

不过看完那么多的发言,我希望可以基于此留下一点自己的想法。如果其中有建立在各位发言上的论断,那么可信度就只能依赖于别人的发言是否属实了。似乎大家对性别议题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我避免用具体的用户名:一部分认为女性对男性存在压迫,但大部分似乎来源于男女之间的关系,例如SM、婚姻。而另一部分认为社会对女性存在压迫。这两点在诸多的发言中已经按各位心中的证明方式进行了证明。但是如果这些观点都属实,前者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论断:女性对男性存在的压迫建立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那么为何男性仍然执着于这种关系呢?显然性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我总觉得这种事称为压迫很奇怪。虽然这样的想法类似于“强奸犯存在,你不去指责强奸犯,而是指责被强奸的人穿得太少”,但这样的关系对男性来说有选择的权力。我参与该次讨论的起始动机是一段这样的话:
一个男性,活不下去了,他真的没有办法,捡垃圾睡桥洞或许能苟延残喘,再不然就是领低保,低保能活着吗,也是苟延残喘。
一个女性,真的穷的活不下去了,她可以嫁人,通过嫁人就能活下去。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样的观点时,仅对这样的看法是感到难过的。如果一个人活不下去后却要依附于别人活下去,这似乎更像是奴隶:可似乎在前者的观点中认为这是一种特权,尽管这样只是词汇在定义上带来的差异。而后者的观点更强调女性在就业市场、社会环境上受到的歧视,而且这些歧视是确实地让这些人们无法生存,必须要去享受当奴隶的特权的。虽然我没有经过切身实际调研,不知道这样的言论是否属实。

所以我觉得两者之间前者更像一个性别议题,因为它是由男性需要女性提供的性价值引出的,说白了它真的就是建立在女性之上,女性的定义实际上就只有女性生殖器这一点,而不是柔弱的、听话的、文静的、顺从的这样的词汇。后者更像是一个人权问题,早些年互联网女权兴起时我就为将这种问题上升到性别对立而厌烦,尽管我自身作为男性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我没有切身体会过女性可能真的承受的歧视。一个人不具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种的能力那就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工种,怎么会上升到性别话题呢?但这又确实是女性承受的“偏见”,在职场上对女性的第一想法不是这个人是一个有女性生殖器的人,而是这个人干不了体力活;这个人要休产假;这个人提供不了足够的工作效率。首先,这是偏见,因为人是存在个体差异,而不是因为作为女性就承受这些猜忌的;其次,这是“偏见”,因为人如果因为天生的原因就连最基础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那社会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直接大乱斗就好了,所有低于平均能力水平的人每天强制死刑,这个一月过完整个世界就能只剩四个人。

说白了,我觉得两者的观点统一起来其实就是“女性相比于男性性价值作为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更高”,然后双方各挑自己喜欢的一部分互相攻击。前者的观点体现出对性价值的否认,但很荒谬的是男性又非常饥渴地索取这些东西。我是明白社会上无论何种异性关系都体现出女性对男性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不觉得对此抱怨是错误的,毕竟,事实上接受这样的事情和接受天生具有身体差距的人需要补偿一样是出于道德的。这不好。只是我觉得这种对非必需品的渴求,比起对生存的需要,在来源于于同一个问题时优先级会低一些。我总觉得可以把婚姻看作是一种分工来解决某些分歧,只不过它的薪酬、它的劳动又非常非常难定义,又非常非常具有个体差异,这种事情在一个巨大的议题下进行讨论,很难不产生争吵,而且是毫无意义的。

请不要回复我,我不会做出任何回应。但是我真的爱看各位吵架,我会好好地对号入座来找骂的,在网络上欣赏彼此之间的恶意总让我感觉到人类的生机勃勃。